台股觀察週報 2019/7/21

2019-07-21

1. 目前市場聚焦在美國聯準會(FED)利率政策動向,根據FEDWatch顯示,市場預期FED將在2019年7月31日降息1碼,並在年底前降息3碼。因此,FED是否會如市場預期降息1碼,以及會議記錄上的利率點陣圖,將會影響下半年市場走向。

a. 假設FED未如市場預期降息(維持利率不變),或是降息半碼敷衍過去,則市場將湧現失望賣壓,短期回檔機率很高,並將帶動美元走強、黃金走弱。

b. 假設FED如市場預期降息1碼,則有兩種可能性:

i. 會議記錄顯示年底前降息3碼,則符合市場預期,行情回歸基本面。

ii. 會議記錄顯示年底前降息幅度小於3碼,則市場可能會認為FED對於下半年景氣沒有那麼悲觀,行情小漲機率較大。

c. 假設FED超乎市場預期降息2碼,且利率點陣圖顯示年底前將降息3碼(含)以上,則短期會有資金行情推升,但也要擔心是否總體經濟景氣下滑的風險比我們想像中的大。

2. 台積電於2019年7月18日召開法說會,年初至今,台積電對於2019年財測展望皆維持不變,但股價波動非常劇烈,主要是反映市場對於下半年景氣的不確定性,以及台積電評價確實有些偏高。然而,我們認為隔天台積電股價開高,並不表示市場對台積電的財測投下認同票,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前一天晚上FED官員釋出降息訊號,這點我們可以從當日黃金價格同步大漲得證。更進一步的資訊可參考「台積電(2330):法說會報告」。

3. 近期持續傳出美國將對華為鬆綁,以利貿易戰談判進行,華為也上修2019年手機出貨量目標,從制裁案後1.8~2.0億支提高至2.2~2.4億支,但仍低於年初目標2.6~2.8億支。然而,華為供應鏈的股價,早已在中美雙方重啟談判後,提前反映這項利多,故我們不認為本次事件將帶來上漲動能,反而要留意利多不漲的風險。

4. 在「日韓貿易戰,記憶體產業景氣翻揚」獨家產業報告中,我們上修2019Q3記憶體產業的展望,認為NAND Flash合約價可望上漲5~10%,DRAM合約價則下滑5~10%,2019Q4可望維持高檔,但2020Q1還是會面臨淡季效應、價格回跌。由於本波景氣循環較短,且NAND Flash的供需結構優於DRAM,故選股上應掌握兩大原則:消費性優於工控、NAND Flash優於DRAM。

5. 中國「國六」(廢氣排放標準)車型已在2019年7月1日正式上路,「國三」車型面臨報廢,「國四」車型則限制在部分地區行駛,雖然「國五」車型經銷商庫存水位仍高,2019年6月中國乘用車銷售量衰退幅度明顯收斂,顯示中國車市有機會迎來一波換車需求,下半年車用零組件產業景氣可望優於上半年,但還是有許多不確定性,2019年7月中國乘用車銷售量將成為觀察重點。

a. ADAS先進駕駛系統仍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重點之一,使得車廠對CIS感測器的需求量及規格要求持續提高,專業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預估,2017~2023年全球車用CIS感測器複合成長率將達16%,遠高於產業平均值。

b. 目前車用CIS感測器由安森美(On Semi)主導市場,索尼(Sony)雖然也擁有先進CIS感測器技術,但過去多專注於消費性市場,直到近年才開始跨入車用市場,兩家公司在車用CIS感測器市佔率分別達49%、11%。台系相關供應鏈可參考基本版的付費週報內容。

c. 毫米波雷達也是值得觀察的重點,包括晶片、雷達模組產品、汽車高頻板......等,都是潛在受惠者。台系相關供應鏈可參考基本版的付費週報內容。

d. 近期中國車市需求有復甦契機,但美國車市仍相對疲弱,消費者以維修車輛延長使用年限為主,故專注在中國OEM市場及美國AM市場的零組件廠商,例如我們與股海老牛合作的「輕鬆投資報告 2019-06:東陽(1319) [外稿]」,產業地位相對較佳。

你可能也會喜歡

現在是多頭?還是空頭?

昨天收到一個有趣的問題:「請問現在算是邁入空頭市場嗎?或者仍然是短空長多?如果是短空長多,那怎樣才算是空頭市場?」 要回答這個問題,首先要來定義何謂「空頭市場」? 其實「空頭市場」並沒有明確的定義,就廣泛認定的標準,是從波段高點下跌超過20%(參考新聞)。但實務上,也有人利用均線,例如跌破年/季線,或是看波浪,低點一波低於一波,來判斷現在是否為「空頭市場」。 但站長沒有正面回覆這個問題,而是丟了三個問題出來給對方思考: 1. 假設現在波段下跌25%,而你是搭時光機回來的未來人,你知道這波「空頭市場」總共只會下跌30%,請問現在該做多還是做空? 2. 假設現在波段下跌25%,而你不是未來人,你知道這波「空頭市場」總共會跌多少?或還要跌多久? 3. 假設前兩個問題你都有答案,那該多或空什麼股票?假設前兩個問題你都沒有答案,那該多或空什麼股票? 這三個反問也非常有趣,各位讀者可以先思考一下,再往下看文章。       一般而言,投資人都會直覺判斷,「多頭市場」就該做多,「空頭市場」就該做空。但第一個問題,多數投資人看到的反應,應該是會選擇在最後5%下跌段持續加碼股票,等待反彈來臨。也就是說,決定你該做多或做空的依據,不是現階段是「多頭市場」或「空頭市場」,而是 ── 這波行情離轉折點還有多少距離? 緊接著第二個問題,你馬上就會發現另一個盲點 ── 人類根本無法預測未來。換句話說,你無法提前得知,這波行情的轉折點到底在哪裡,也就失去了判斷到底要做多還是做空的最重要依據。 最後的第三個問題,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盲點 ── 「多頭市場」中也有下跌的股票,「空頭市場」中也有上漲的股票,不管做多或做空,都有可能會選錯股票,所以選股也是不能忽視的關鍵。 而這些盲點,就是散戶投資股票經常會虧損的關鍵,總是想要多、空都做,試圖抓到中間每一個轉折,最好波段上漲10%的股票我可以賺到20%。反映在投資行為上,就是愛摸頭、愛抄底,喜歡跟市場對作,在震盪盤容易被多空雙巴。 再深入思考,其實不論在「多頭市場」或「空頭市場」,投資人能做的事情都差不多: 1. 嚴控風險,在行情高漲、股票價格偏貴時,多持有一些現金,或是將資金轉移至低風險股票上。風險控管一定要提前做、隨時做,等發生後再做就沒意義了! 2. 在行情下跌時,必須保有耐心,加碼速度一定要慢,不能太快把子彈打完,因為你不知道底部會在哪裡。中間如果遇到反彈,可以適度減碼一些逢低佈局的部位,如果未來再跌一波,就可以更從容。最關鍵的是,絕對不要持有會讓自己睡不著覺的部位! 3. 評價較高的股票,或是法人持股比例較高的股票,一定要避開,因為法人都是順勢交易,在股票下跌時很容易會無腦砍,把你當成提款機,尤其跌破投信平均持股成本85%的股票都是高危險群。

(詳全文)

2020-03-12

霍華馬克斯新書演講心得

華爾街首屈一指的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,在2019年5月5日來台北舉辦新書演講,在美股夢想家版主雅棠的推薦下,很榮幸能參與這場投資盛會。各位讀者應該都知道,站長非常喜歡霍華馬克斯的著作 ──《投資最重要的事》,沒想到竟然有機會可以近距離聆聽大師的教誨,向大師學習投資智慧。這邊將參加本次演講的心得分享給各位讀者。 1. 投資最困難的是持續性。 霍華馬克斯舉了一個例子,有一位績效排名經常在所有基金中46%位置的經理人,累計14年績效竟然能排在前4%,顯示投資人不需要有超凡卓越的績效,只要能讓自己盡量少犯錯,每年都贏過市場上一半的人,長期下來就能有非常好的成果。 觀察台股基金的排名,能拿到年度績效冠軍的基金經理人,長期績效不見得比較好。因為要拿到年度績效冠軍,投資組合的屬性通常會比較衝,並且高度依賴對趨勢的預測及下重注,一但看錯方向,往往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。 或許各位還沒辦法體會「不犯錯」的威力有多大,請思考一下,前兩年震驚圍棋界的圍棋AI軟體Alpha GO,它能打敗全球頂尖棋手李世石、柯潔的最大本錢,就是電腦沒有情緒,而且永遠不會犯錯。所以,提高自己面對市場波動時能保持冷靜的EQ,以及減少自己犯錯的機會,勢必有助於提升績效。 2. 永遠要反過來想。 霍華馬克斯舉了一個例子,假設你買進一張AAA級(最高評級)的債券,通常就只會有一種結果,即公司依約償還本金及利息;但如果你買進一張B級(垃圾評級)的債券,並且這張債券沒有違約,就有可能帶來令人驚喜的報酬。 在股票市場裡面也是一樣。多數投資人都認定的好公司,評價勢必不會很便宜,要獲得超額報酬的可能性就比較低;但多數投資人有疑慮的公司,如果經過透徹分析後,發現這家公司擁有市場沒有發現的價值,就很可能是個好機會。 再換個角度看,如果一家公司連續多年表現優異,市場對它的期待也會比較高,如果未來業績持續符合市場期待,股價大概也不會有特別強勁的反應,但只要業績不如預期,就很容易面臨賣壓;反過來想,如果一家公司已長期低迷,沒有太多投資人關注,只要業績一轉強,投資人往往會非常驚艷,股價就很有可能會從谷底翻揚。 3. 資產配置是投資績效的關鍵 由於預測未來是不可能的,只有隨時調整投資組合,提高自己的「耐震度」,並減少自己犯錯的機會,才是獲得長期穩健績效的真理。雖然新書中文譯名為《掌握市場週期》,但實際上,建構投資組合時雖然需要對未來有洞見,卻不能完全依賴預測,而是要回歸「機率」、「期望值」、「大數法則」。 所謂「機率」,指的是選股的勝率;所謂「期望值」,指的是當你看對的時候能大賺,當你看錯時只會小賠;所謂「大數法則」,是當你在擁有良好的選股勝率,並在期望值好的點位進場後,同時採取分散投資策略,買進一籃子勝率高、期望值好的股票,能夠有效降低運氣對投資績效的影響。 舉例來說,當你站在罰球線上投籃,可能有80%的命中率,但你還是沒有辦法預測這次投出的一球會不會進,也就是運氣會影響你投籃的結果。如果你站在罰球線上投100球,那就有很大的機率,進球數會落在80球附近。因此,短期投資可能有很大的運氣成分;但如果採取分散投資策略,長期下來,好運與壞運會互相抵消,在機率、期望值、大數法則的效應下,運氣對投資的影響程度是可以被降低的。 4. 判別牛市與熊市 牛市的三大關鍵:投資人非常樂觀、低風險意識、過多的市場游資。 霍華馬克斯認為,牛市階段,媒體通常都充斥著好消息,很少會有壞消息;但熊市階段,媒體又只報導壞消息,好消息似乎都消失了。 站長覺得,或許不是牛市階段只有好消息,熊市階段只有壞消息,多數時候,市場上其實是好消息與壞消息並存的。但在市場氣氛樂觀時,股價往往只反映好消息,對壞消息冷處理、不反映,或只反映1~2天;在市場氣氛悲觀時,股價往往只反映壞消息,對好消息則視若無睹。也因為如此,利多不漲、利空不跌都是市場氣氛反轉的訊號,當然前提是在沒有提前反映的情況下,亦即沒有股價先拉才放利多,或反之亦然。

(詳全文)

2019-05-07

《上流哥:這年頭存錢比投資更重要》書評

拜讀《上流哥:這年頭存錢比投資更重要》這本書,跟坊間投資達人的書籍主要講投資方法不同,上流哥的這本書是從「存錢」開始出發,畢竟存下「第一桶金」是投資的第一步。但比起這本書的讀後感,站長更想聊聊,與上流哥在同一家公司服務時,近距離觀察他操盤基金,所學習到的寶貴經驗。 一、堅持價值 在投資業界,每天都會接觸到非常多的市場資訊,不管是公開新聞,或是私下傳的小道消息,也就是說,基金經理人在投資這條路上所面臨的誘惑,是比散戶還要多很多的。 但站長觀察上流哥的操盤生涯中,幾乎沒看過上流哥聽小道消息買股票,而是非常紮實地研究基本面良好、具成長性的公司,並堅持在合理價買入,所以很少看到他買進的股票大虧。 此外,基金經理人每天都要跟同業比績效,假如在投機股盛行的盤勢中,自己的持股走勢偏穩健,勢必會面臨很大的壓力。但上流哥從來不會因此改變自己的操作策略,還是堅持要以受益人的權益優先,以長期的角度思考,建構穩健的低風險投資組合,我想「堅持價值」、「受益人優先」的理念,就是上流哥的操盤績效勝過多數基金經理人的關鍵。 在這本書中,你也能看出,上流哥的「堅持價值」不只是在操盤上,而是身體力行,落實在自己的生活。上流哥每天都是拿著平價又高CP值的華碩小筆電,參加公司晨會及拜訪公司,讓我想起巴菲特,儘管手中握有數百億美元的資金,還是開著平價的油電混合車,把金錢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。我想,這或許就是成功的價值投資人,所擁有的共通點,「堅持價值」的理念不僅在他們的腦海中,而是深入骨髓。 二、風險第一 大家都知道,投資一定有風險,而且不管分析再深入、透徹,還是難以避免有盲點,或是碰到無法事前預知的突發性意外,例如榮化氣爆、味全滅頂......等。在這種情況下,「分散投資」是唯一的解方。 事實上,在站長進入業界以前,也像多數投資人一樣,喜歡看好就重押,還曾經因為看好聯發科在3G手機晶片的成長性,把一半的資金押在聯發科上,就上成功嶺當兵,三個禮拜完全不看盤,當時也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大問題。但在進入業界後,開始發現分析的侷限性,也看到上流哥透過「分散投資」、「高選股勝率」,繳出穩健且亮眼的績效,便開始轉向「分散投資」。 所以,站長經常在茶會上強調「3%的藝術」,意思是不要一次就把子彈打光、買到滿,要分批進場,並控制好持股水位,這個觀念就是從上流哥身上所學習到的,至今仍覺得非常受用。 在這本書中,你也能看出,上流哥對於風險控管非常重視,尤其現階段市場進入末升段,全球各類資產的價格都被資金推升到非常昂貴的水位,雖然我們不知道何時泡沫才會破滅,但提前防範於未然,提高對資產泡沫及通膨風險的抵抗能力,總是較安全的做法。 三、時間最貴 投資界研究員的生活,自由度很高,也就是說這份工作其實高度考驗時間管理的能力,能夠有效率地運用時間,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。 上流哥每天都搭捷運上下班,據他所說,是因為搭捷運的時間可以看新聞、看書,不像自行駕駛交通工具的時間不能做其他事情,這樣才不會浪費時間。在他當主管時,開晨會也是非常有效率,所有研究員、基金經理人都是只講重點,完全不需要做表面、打官腔,講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,過場面給公司高層看。 此外,上流哥有一個非常厲害的Excel檔案,註記了每天最重要的市場資訊,以及自己的短評,他說,這樣未來要回顧過去發生過的某些資訊時,就會非常方便! 對於時間管理的重視,也在站長後來經營定錨的過程中,發揮非常巨大的效益。定錨之所以能夠每個月穩定產出大量的研究報告,幾乎囊括科技業所有重要資訊,原因就是對於時間管理的掌握度高,站長也仿效上流哥建立了自己的資料庫,需要什麼資料時可以直接從資料庫裡面篩選出來,非常節省時間!   說了這麼多,其實內心很感謝上流哥的栽培,就算是觀察他的人格與生活方式,也能從中學習到很多智慧!今天上流哥把自己的理財智慧,整理成一本重量級著作,讓大家只要花幾百塊,就能獲得這麼多有價值的內容,你還不買嗎? 購書連結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42646

(詳全文)

2019-12-23

台股觀察週報 2019/4/14

1. 回顧2019Q1美股強勁的表現,主要由中美貿易戰緩和、FED貨幣政策轉鴿兩大利多支撐,實際上企業獲利呈現衰退,總經指標也經常低於市場預期,基本面並不好,而是在反映資金行情,以及對下半年景氣強勁反彈的預期心理。我們再次強調,既然市場已提前反映對下半年景氣強勁反彈,那麼下半年的實際表現就非常重要,只要稍不如預期,就容易回吐漲幅。 2. 根據過去經驗,企業獲利成長仍是長期推升指數的最重要指標,若企業獲利持平或衰退,則當年度指數不容易創新高,即便創新高幅度也不會大。目前來看,2019年美國企業獲利最樂觀的預期是小幅成長,我們認為更有可能的是持平或小幅衰退,亦即對於美股創新高不必太期待,較有可能是大區間震盪。台股的趨勢不會跟美股差太多。 3. 三月份「台灣進出口」軟中帶堅,「未完成訂單-客戶庫存」正式轉正,象徵我們在2018Q4強調的庫存調整週期應已進入尾聲,比我們預期的時間點還要提前一、兩個月,主要受惠於華為強勁的備貨需求。 4. 近期大立光公布三月營收,繳出漂亮的成績單,並預告四、五月營收逐月往上,間接證實華為備庫存的強勁需求。由於華為今年出貨量目標上看2.5億支,正式超越Apple,距離Samsung年出貨量約3.0~3.2億支也僅一步之遙,且近期華為發表P30 Pro規格令人驚豔,儼然成為智慧型手機創新的領導品牌,呼應我們之前發表的「Android品牌引領手機設計新趨勢」。我們認為,2019Q2台系電子供應鏈在華為備貨需求支撐下,業績淡季不淡,但2019Q3則受到iPhone備貨量減少,以及華為拉貨動能趨緩影響,有可能會旺季不旺。 5. 2018Q4壽險業淨值減損7,000多億元,2019Q1六大壽險業淨值回升6,000多億元,顯示全球股債市反彈後,淨值減損的利空已消除。此外,FED貨幣政策轉鴿,台美利差縮小,有助避險成本下滑。兩大利多卻因為壽險業不配息,完全沒有反映在股價上,我們認為相當不合理。雖然近期外資持續賣超壽險股,但相關族群股價並沒有持續破底,待外資賣壓力竭後有機會落後補漲。 6. AMD在CES 2019發表伺服器新平台Rome,Intel也即將推出Cascade Lake-AP迎戰,兩強在伺服器市場的攻防非常刺激;而AMD將在五月底Computex 2019發表Ryzen 3000系列,採台積電7nm製程,效能表現同樣令人期待。目前市場預期,Intel 14nm產能將在2019Q3陸續開出,屆時CPU缺貨問題可望緩解,同時2019Q4季末將推出採用10nm製程的Ice Lake,2020年推出伺服器新平台Whitley。由於10nm製程進度落後,外界猜測,Intel為迎戰AMD來襲,有可能會以14nm製程硬套原本預計用在10nm製程的10核心架構。在CPU缺貨問題緩解後,近期受到壓抑的PC/NB、Server市場,可望迎接庫存回補急單,2018下半年受CPU缺貨衝擊,報價走弱的低功率MOSFET族群,有機會再度走強。 7. 群聯、威剛相繼看好大容量SSD需求,NAND Flash報價在2019Q2落底反彈的機率非常高,未來觀察重點為群聯2019Q1是否有拉高庫存的跡象,從業者的實際行動來驗證他們的對外說法,模組廠中以NAND Flash營收佔比較高的創見、宜鼎受惠最大。

(詳全文)

2019-04-14